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从HIV说开去

拖延了一个月,终于强迫自己动笔写写文字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状态:手边摆了很多事情待做,但就是没动力去做它们,同时又抱怨没有时间来完 成这些事情,到头来时间就浪费在发呆发愁和自责的矛盾心理斗争中。这就是我过去一个月的状态。

唯一的收获是想通了生活的一个小哲理。以前我 总是喜欢详尽地规划1年、5年甚至10年后未知的人生轨迹。结果发现生活的不可预知性会让任何人都猝不及防。就像有一天和老板讨论科研,我问他是什么让你 决定做现在这个有意思的课题?他回答说,我从来没有决定要做什么,都是实验过程中一个意外的发现lead我去到了一个新的方向。虽然老板给我的印象一直都 是一个刻板的只擅长科研的呆老头,我也因此刻意过滤他给我灌输的理念,但这句话突然带给了我不少启示。

生活时刻都在变化,在清楚自己职业目 标的前提下,没必要担心忧虑或者古板地设定自己的人生轨迹。把值得做的每一件事情做好,生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以惊喜的方式回馈你。就像一位信佛教的美国朋 友开导我的那样: “I truly believe that everything will comes to pass exactly as it should.  Nothing in the universe remains the same, so just be patient and your path will become more clear. Sometimes opportunities are presented in ways which we do not expect.  Stay the path and continue to follow your dreams.  They will catch up to you at some point!”

带着这样一些感悟,我想我能够稍微轻松一点地去生 活,时不时让周围的环境lead下我前进的步伐,不要每一步都用主观意识去控制自己的方向。这样过着每一天的生活,我感觉惬意了很多。就像开车那样,偶尔 让双手释放方向盘,车子也照样安全地直行。

之前提到的HIV事件,我想就是生活给我的第一个sign。一直困惑如何才能把我的兴趣能力和经 历结合起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领域,这件事情的发生,让我在不经意间意识到做HIV/AIDS相关的工作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契合点。生物医学的背景 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在public health这里刚好有了交叉。与HIV相关的话题,比如公共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普及,HIV感染者的医疗关注和护理,特殊群体的drug addiction问题,prostitutes中的疾病传染问题,social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这些都是有意思的并需要更多人involved的领域。

我想在实验闲暇的时候做这样一些工作说不定能给现在 无趣贫瘠的生活带来点乐趣。我volunteer了最近所有和AIDS相关的活动,准备联系一个HIV Test Center看有没有机会每周到那里工作半天,同时通过朋友关系网认识一些在AIDS领域工作的人。现在暂时就走到了这里,未来会到哪里,我不知道也认为 没必要去想,我只要准备好随机应变即可。

没有评论: